2009年10月18日星期日

《向日葵》

在七十、八十年代,像他般的父亲比比皆是。一生只为孩子操劳的父亲;一心只为孩子规划美好前程的父亲;耗尽自己而照亮孩子的父亲,在当时的时代里随处可见。可是他们的苦心,看在以民主为先的孩子眼里,却是一层层的无形压力。

电影里,不但没将年这个角色,局限在父为子的感情付出而已,进而演绎至父亲(年),也为另一半作出了牺牲。

这似乎告诉在看电影的各位,千万别忽略了孤独老人的凄凉身影。这一点,可在导演用了两分多钟的时间拍摄街边、公园或流落至某些角落的“孤独老者”镜头下感受到;还有几幕是年在无亲人的陪伴下,胡乱解决各自的晚餐;在感到孤独时,到废墟里喂食小猫;在无人发现老刘过世中,他理解到孤独老人的失落。

直到最后,剧本以年的不辞而别,强调“父亲”一生为家人奔波,最终以不求回报的真正心声,为这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结局。

印象极深的一幕,是年在卡带中说过一句,极撼动我心的话:我是一个不会为人父的父亲,不懂得爱与教养,一直只以自己的想法去努力…。…“父亲”的意义,是在生活里找的。”阳因为年的这番话,勇于接受了“父亲”,这个他认为沉重的角色与责任进而改观之。这也印证了,年的不辞而别是值得的。

其实,对年来说阳的成就,就是他的成就;秀清的欢愉,既是他的欢愉。在这个的家庭里,他并没有把自己看得太重要,他只是一直默默地为这个家做出了莫大的奉献。
~~《向日葵》电影分享 (高级中文作业)

《兰亭集序》

我对王羲之先生在《兰亭集序》中,所提及的“生”“死”问题,存有不解之处。因此,便选了这篇文章为个人作业。

在这仅有三百多字的骈文中,王羲之先生不但以精简的文字交代了表象一切的人、事、物、地点与时间,而且,还借由把酒吟诗、欢乐畅聚之余,霎时感概人的生命苦短。令他对“死生”大事,顿时存有感叹、惋惜与悲伤。

王羲之先生在文中的种种描写,使我替古时的中国人,乃至今日大部分的中国人倍感惋惜、怜悯与担忧。原因是从古至今,大部分的中国人对于“死亡”这一词汇,都怀有避而不谈的态度。

难道中国人真的不曾想过,对“死亡”作进一步的探讨吗?

其实不全然。我刚阅过丰子恺先生著的一篇文章《秋》。文内有一段句子,对我来说颇有感触的:“…天地万物,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、盛衰、生灭、有无之理。”在这短短的一段句子当中,我欣赏丰子恺先生用荣与枯、盛与衰、生与灭、有与无的对称词汇,说明了天地万物的事实真相。这跟《兰亭集序》中,对人生的感慨,以及生死的负面看法,正成对比。

其实,人的“出生”是应该为死亡做准备的,这是无可逃避的一项事实;这也是一体的两面;更是人生真实的、确切的自然法则。

然而,在一般中国人的观念里,他们不是不知道有死亡这回事的。只是能否接受死亡,这才是中国人必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了。

老实说,“死亡”并不可怕。而真正应该面对的是“人应该如何的活着”;如何在这段介于生与死的过程中,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、更为充实。这才是处在生与死之间的切身问题,也是身而为人的我们应该深入省思和探讨的问题。

我们可以试着,每天给些许时间自己正面思考以下的问题,这对来日的生活必定获益良多。例:如何将自身的烦恼减轻一些;如何把自我的观念逐步放下;如何能够尽自己的本分,爱护和充分利用这地球所赋予的种种资源,以便减少天灾继续的发生;如何将小我的行为,化为大我分享给周遭的人等,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反省、反思的问题。

当然,我并不是一个不惧死亡的人。不过,我每天都会学着如何把自身的烦恼一点一滴的减轻,也不会抓着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发狂。每当我生气时,必会反问自己:还有什么事情,比“生”与“死”重大?

这样,我就能够轻易地放下许多令自己难过和难受的事了。

至于,人生的意义我还在努力地寻找着。不过,也对自己默许过:必定要在此生中寻找出有益于己与惠及他人的人生方向,方为完成此生的任务。

我对于生死的看法,就如佛家所言:人身难得今已得,佛法难闻今已闻:今生不向此身度,更待何时度此身。对我而言,这个难得的肉身,是累世累劫难得修来的恩物。虽说,总有一日它将与这山河大地融为一体。只是,在这一日未至前,我更应该好好的利用这一肉体与意识,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无悔的交代。

其实,人生在世区区几十年而已。我们应当珍惜这段完美的人生旅程,也应以宽阔和柔美的眼光,看待每一阶段、每一境界。

因此,所有的事物本身,包括“生死”并无分别。但看,我们是以怎么样心情看待而已。

~~古代文选 作业